一、颈椎病的概念
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疾病,但随着电子化产品的增多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,该病的发病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。颈椎病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、骨质增生,或椎间隙变窄、韧带松弛钙化,致使颈椎脊髓、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,出现一系列功能碍的临床征.
二、颈椎病的病因
(一)慢性劳损:长期的局部肌肉、韧带、关节囊的损伤,可以引起局部出血水肿,发生炎症改变,在病变的部位逐渐出现炎症机化,并形成骨质增生,影响局部的神经及血管
(二)外伤:外伤是颈椎病发生的直接因素
(三)不良的生活习惯:长时间低头、不良的睡姿、不恰当的颈椎活动等引起颈椎间盘的高负荷,加重椎间盘退变,也可引起颈背部肌肉的僵硬、痉挛,引起疼痛
(四)年龄因素:随着年龄的增生,人体的各器官组织开始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变,特别是颈椎一般会在20开始发生退变,颈椎及颈椎间盘的退变是引起颈椎病的关键性因素。
三、颈椎病的临床表现
(一)颈肩背痛
颈椎病的主要表现是疼痛的症状,几乎所有的颈椎疾病在发病初期以及全程都会出现明显疼痛,疼痛部位可发生于颈项、肩背等处,其中绝大多数的疼痛发生于颈部,其次是肩部、上臂、前臂等部位,颈椎病还可引起头痛的症状。
(二)活动受限
患了颈椎病之后,患者可感觉到颈椎的活动范围明显减小,可出现颈、肩部位肌肉僵硬的症状,还可出现板滞、酸胀感,在做转颈、前屈、后仰等动作时较为困难,有时转颈稍稍用力,可出现剧烈的疼痛感,并放射至上肢等部位。不少患者在转颈时出现头晕的症状,严重时可猝倒。
(三)上肢痛麻
颈椎病还可引起上肢胀痛、刺痛的症状,严重时疼痛可放射至手臂部位,在深呼吸、咳嗽、打喷嚏时疼痛加剧,往往令人难以忍受。许多患者疼痛的症状可在夜间加重,严重影响到睡眠质量。即使口服止痛药物也不能有效缓解,可持续数天甚至是数月。
(四)颈性头痛
交感型颈椎病、神经根型颈椎病、椎动脉型颈椎病均可引起头痛的症状,其中以交感型颈椎病发生头痛症状最多。除了头痛,患者还可出现头晕的症状,主要表现为眩晕,在头晕时有站立不稳、四周景物旋转、物体下陷、倾斜等感觉。头晕发作时可伴有耳鸣、恶心、呕吐等症状。
四、颈椎病的预防
(一)调整日常姿态:要避免长时间低头工作,工作1小时左右改变一下姿势,及不良习惯。
(二)避免颈部外伤:乘车外出避免在车上睡觉,以免急刹车时因颈部肌肉松弛而损伤颈椎。
(三)避免风寒,潮湿:夏天注意避免风扇,空调直接吹向颈部,出汗后不要直接吹冷风或冷水冲洗头顶部。
(四)睡觉时,应垫矮一点的枕头防止生理曲度变直。
五、颈椎病的治疗
(一)针灸推拿理疗
(二)物理因子治疗
(三)牵引治疗
(四)颈托治疗